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老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,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。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光荣历史,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党的宝贵财富,学习老干部就是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,重视发挥老干部作用就是重视党的重要政治资源。自治区各项事业发展能够有今天的大好局面,饱含着各位老干部的心血,自治区党委、政府和全区各族人民都一直感激铭记。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安排,向各位老领导、老同志通报2023年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,并致以诚挚的问候。
2023年是内蒙古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。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到我区考察,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关怀和宝贵的发展机遇。国务院出台《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》,为我们更好完成五大任务注入了强劲动力。自治区党委鲜明提出办好“两件大事”的统领性要求和“闯新路、进中游”的奋斗目标,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。经济发展快进优进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,规上工业增加值近万亿元,制造业、高技术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科技研究和技术服务业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,均实现两位数增长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3000 亿元,地方口径税收占全口径税收59.4%、居全国首位。保障国家能源和粮食安全能力显著增长。煤炭保供量及外送量、电力总装机及新增装机、新能源总装机及新增装机、总发电量及外送电量、新能源发电量、煤制气产能实现“10个全国第1”。粮食产量791 亿斤、实现二十连丰,奶产业产值超2200亿元,牛羊肉产量稳居全国第一。内蒙古全面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。全区经济运行呈现出6大特点:
一是经济回升跑出加速度。用扩大投资和提振消费“组合拳”,推动经济在高基数上实现高增长。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投资大会战,举办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等专场招商活动,引进到位资金4778亿元、增长40.2%,实施重大项目3155个、完成投资8259亿元。千方百计提振消费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.1%、居全国第14;旅游业井喷式复苏、接待游客2.3亿人次、实现旅游收入3350亿元,阿尔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、敕勒川国家级文旅融合示范区获批。经过全区上下铆足干劲拼经济、抓发展,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方阵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.3%、居全国第三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.4%、居全国第7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.8%、居全国第2,外贸进出口额增长30.4%、居全国第3。
二是产业聚链成群取得新成效。坚持链式思维、聚焦“两个基地”,构建推进新型工业化“1十7”政策体系,实施延链补链强链项目650个, 16条重点产业链产值近1.4万亿元。新能源全产业链增加值增长16.1%,建成全国单体规模最大光伏治沙项目、国内在运最大陆上风电基地、世界首条固态低压储氢生产线;风光氢储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2762亿元,呼包鄂通4个基地占比达到80%。现代煤化工产业增加值增长15.4%,煤制烯烃、煤制乙二醇产能居全国第2。稀土产业增加值增长21.5%,全球最大稀土绿色冶炼项目开工。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1.6%、加工转化率达到72%,新创建奶业、马铃薯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和3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园、8个产业强镇,创建数量全国第1,建成全球最大乳酸菌种质库、国家羊遗传评估中心,肉羊产业产值达到千亿级
三是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。坚决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,深入实施国企突围行动,组建交通、国贸集团,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利润总额增长70%;5家企业上榜全国民营企业500强,全区百强民企营收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。全方位深化对内对外合作,45个世界500强和22个中国500强企业落户我区;到发中欧班列429列、增长73.7%,口岸货运量突破1亿吨、刷新全国陆路沿边口岸纪录;实际使用外资55.8亿元、增长61.5%;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2584.2亿元、增长99.8%。着力激活创新第一动力,全区财政科技支出增长81.9%,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14家、科技型中小企业950家;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汇聚10位院士、百余位科学家、实现实体化运营,乳业、草业、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新取得24项重大研究成果,智能矿山机器人、稀土产品制备、飞轮储能等研发应用上取得突破性成果,全区技术交易合同数增长45.3%、交易额增长17.6 %。
四是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有力。牢记“国之大者”,坚持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。全面打响“三北”工程攻坚战,编制完成“—规划三方案”,5个治理区和11个重大工程全部纳入国家规划,所有旗县全部纳入实施范围,全年造林556万亩、种草1817万亩、防沙治沙950万亩,超额完成年度任务。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,深化拓展“五个大起底”行动,9326个待批项目应批尽批,消化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累计超 40万亩,“半拉子”工程盘活和开发区“大起底”基本完成,清理闲置新能源并网项目531万千瓦;农业节水3.73 亿立方米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首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;完成碳汇交易量80.5万吨、交易额2709万元,新创建绿色工厂67家、绿色园区4个、绿色供应链13条。狠抓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,持续推进黄河“清四乱”、“一湖两海”和察汗淖尔综合治理,乌海及周边地区环境空气质量、全区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比例达到监测以来最好水平。
五是协调发展水平明显提升。坚持统筹兼顾,聚焦聚力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。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,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76公里,开工建设产业路和旅游路1085公里,打通断头路260公里;新开通“支支通”航线29条,盟市间“折返飞”问题基本解决。大力推动城市更新,改造城镇老旧管网2220公里、老旧小区 1639个、棚户区 1.56万套,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.12万套。深入推进乡村振兴,新改建农村牧区户厕6.2万个、危房4211 户、公路5106公里,铺设边境地区广电光缆4000公里;着力解决2.4万户偏远农牧户和58个边防哨所用电问题。加快实施京蒙协作“六个倍增计划”,京资进蒙新增150亿元、京师京医援蒙近千人,蒙电入京超200亿度、蒙食进京超200亿元,京蒙互游突破1000万人次,京蒙科技合作项目增长72%。
六是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扎实推进。为民办好实事,年初部署的43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,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.1%、比2022年提高0.8个百分点;城镇新增就业年度任务超额完成;新设高校产业学院97个,中考国家统编教材科目实行“一张卷”,中职学校起始年级全部使用国家统编教材;动态调整236项医疗服务价格、群众就医自付费用平均降低19%,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门诊量增长52%、手术量增长83%。讲好“北疆文化”故事,一批文艺精品荣获“荷花奖”等47个国家级奖项;成功举办全区十五运,高标准筹备全国“十四冬”。有力防化经济金融风险,制定落实“1+8”化债方案,超额完成年度化债任务,阿拉善、乌海2个盟市本级和乌拉特前旗、卓资县等8个旗县退出橙色等级,拖欠企业无分歧账款实现“双清零”;推进高风险金融机构改革化险,不良贷款“量率双降”;“一楼一策”保交楼7万套。持之以恒筑牢安全防线,“2·22”事故发生后,我们以知耻而后勇、补过恐不及的态度和行动,动真碰硬开展3轮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,排查问题隐患50多万项,清除重大隐患1900余项,出台135条硬措施和“三管三必须”若干规定,以更严要求、更实作风把各项举措落到“最后一米”、“最小单元”,全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2.8%和12.9%。
一年来,我们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,紧紧围绕“七个作模范”狠抓工作落实,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,在自治区党委带领下,顶住压力、克服困难,取得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成绩。这最根本的是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,充分印证了自治区党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是正确有力的,也是广大离退休老干部关心支持的结果。我们将继续深化落实自治区党委的各项部署,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,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,扎实做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,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。